党委书记鲁雄刚在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时间:2023-02-16浏览:10发布者:潘帅豪编辑:地点:

215日,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教育部的要求,部署新学期各项任务。副市长解冬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诸葛宇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党委书记鲁雄刚以《聚焦“中国特色、上海优势、临港模式、电机品牌”,加快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为题,进行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鲁雄刚在发言中指出,葡京会官方app下载70年的办学历程,始终与上海产业创新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行业企业发展紧密合作。立足办学定位,学校不断汲取因产而生、随产而进、偕产而兴的发展智慧,在走深走实产教融合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



深化“三双四共五对接”育人模式

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

 

学校充分发挥背靠电气行业的办学传统和地处临港新片区的区域优势,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上海临港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全方位融合。

构筑“三双制”协同育人共同体。“双院长”共建二级学院,“双负责人”共建学科专业,“双导师”倾力学生成长。通过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的有效路径,构建了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

细化“四共同”联合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产教融合课程、共组“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验实训教学基地。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已基本形成日常教学“三进三出”的良好格局,实现了大作业出成果、竞赛科创出成绩、项目研究出成品,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成效和实践能力。

创新“五对接”人才培养新格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高校;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深化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对接区域国际化建设需求,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

 

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

统筹推进产教融合特色发展

 

围绕上海重点产业布局和临港新片区产业群建设,学校“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育人与创新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

学校召开产教融合推进大会,市教委和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的“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办公室”在学校揭牌;“产教融合教育发展基金”正式启动;上海市重型燃气轮机气动实验研究联合创新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区发展研究中心、“动力之城”研究院、车规芯片工程实现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为上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发展,开辟新道路、探索新机制、创造新空间。

学校立足临港,系统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重点建设“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电机产业学院”两个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学校正式挂牌“航空产业学院”。“智能芯片与系统现代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也在积极推进建设之中,为临港新片区加速建设智能制造”“大飞机园”“东方芯港等前沿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打造“最开放、最临港、最产教融合”发展品牌

为临港新片区建设贡献“电机力量”


围绕新片区管委会对学校提出的“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需求,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专业群,凝练出了“小电机、大锻件、智能造、产教融”的特色发展内涵。学校先进电机团队,攻克了微小型无铁芯盘式电机的设计、制造、驱控难题,开发的小型无铁芯盘式电机,已签署产业化研发协议;大型铸锻件创新团队,解决了核电主设备关键部件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核岛主设备关键大锻件,突破国家急需的“卡脖子”困境。半导体晶体制备与应用团队,开发的热电材料样品受邀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22日,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临港新片区调研时指出,临港新片区要对标排头兵、先行者要求,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四个放在,增强国际思维,把握时代脉搏,不断丰富拓展特殊经济功能的实践内涵,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开放体系。



鲁雄刚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葡京会官方app下载会继续牢牢锚定“中国特色、上海优势、临港模式、电机品牌”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产教融合特色鲜明、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切实将党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部署在葡京会官方app下载落地见效,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临港新片区建设贡献电机力量。(供稿:党委办公室)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